做优做强“五中心一枢纽”,《成都市中优“十四五”规划》发布

时间 • 2025-10-31 05:22:24
功能
成都
产业
区域

今(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成都正式印发《成都市中优“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优功能、优产业、优空间、优环境、优文化、优治理,高质量绘就“中优”区域发展蓝图。

“中优”范围为成都市五环路以内区域(龙泉驿区部分以车城大道为界),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中优”区域是成都市城市核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区,商务办公、时尚消费和现代服务的主要承载地,以及公共设施、开放平台和文旅资源的主要集聚地。

《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优”区域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的极核功能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层次显著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15分钟公共服务圈实现满覆盖,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城市空心化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天府文化充分彰显,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初步建成。

做优做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

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规划》提出,成都“中优”区域将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发展重心,提升金融、信息、文创、科技等领域的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能级产业综合服务平台、高质量综合服务高地和高品质消费供给网络核心节点。

同时,成都“中优”区域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机遇,促进人才、技术等高端资源要素聚集,推动更多国际高端资源集聚运用和转移转化。还将优化升级“蓉易办”平台功能,完善惠企政策“蓉易享”系统,加快建设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新市民中心,实现办事环境便捷高效、政策环境稳定可及、市场环境公平开放。

《规划》提出,成都“中优”区域将做优做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及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全面提升“中优”区域与双流机场、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实现与国内外要素资源和商品服务市场的高速接入,重点打造国家级航空枢纽、国际区域物流中心、国际性区域通信及信息枢纽,加快发展信息中心和交互平台。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此外,成都“中优”区域将持续推进非核心功能疏解,分产业分功能明确疏解的空间方向,明确疏解项目搬迁时序、支持政策和补贴标准,强化政策支撑,推动非核心功能疏解项目迁得出去、落得下来。至2025年再完成112个非核心功能疏解项目,其中调迁关闭项目51个、转型提升项目17个、规范整治项目44个。

优化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27个产业功能区

《规划》提出,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成都“中优”区域将聚集优质国际商品和服务资源,着力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能力体系,打造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消费、成都休闲品牌。成都“中优”区域还将完善“都市级—区域级—社区级”商业体系空间布局,推进绿色空间与消费载体融合、生态价值与消费业态互促,推动春熙路商圈、交子公园商圈、成都蓉北商圈等核心商圈的服务能力提升和服务形态迭代,实施宽窄巷子、文殊坊、望平坊、成都音乐坊等特色商业街区改造提升,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和特色消费新载体。

同时,成都“中优”区域将打造口岸消费场景,助力跨境消费,依托双流机场加速布局进/出境口岸免税店,打造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规划》提出,成都“中优”区域将突出发展都市工业。支持成都高新南区重点发展软件、信息服务、区块链数字金融;锦江区重点发展时尚产业、生命经济、数字经济;青羊区重点发展航空装备研制、创意产业;金牛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智能微制造、“北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武侯区重点发展高端材料、高档定制、信息技术服务;成华区重点发展数字通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根据《规划》,成都“中优”区域将加快建设以产业新城和特色街区为主要形态的27个产业功能区,打造20个都市工业示范点,力争总部企业达到400家。

优化空间形态

“中优”区域将构建100个未来美好公园社区

根据《规划》,成都“中优”区域将构建“园中建城、城中有园”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以城园融合的空间组织模式推动重要功能向环城生态公园两侧集中。

成都“中优”区域将推动锦江绿道、锦城绿道等区域级绿道建设,加快推进城区级、社区级绿道网络化、全覆盖,通过“绿道+消费”“绿道+体育”“绿道+文化”“绿道+科普”等形式,聚力产业植入和场景营造,塑造绿色新兴功能业态。强化“绿道+赛事”“公园+产业”“场景+消费”等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激发生态、文创、研发等新投资需求,培育生态美学、户外商业消费等新业态、新产品。

同时,成都“中优”区域将通过优格局、调功能、美社区、提品质、塑形态,凝心聚力建设“面向公园、春暖花开”的未来美好公园社区,在成都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根据《规划》,成都将结合环城生态公园周边规划优化,建设11个城园融合片区和100个未来美好公园社区。

此外,《规划》提出,成都“中优”区域还将优化环境品质、弘扬天府文化、优化治理体系。根据《规划》,成都将“中优”目标任务与“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办赛营城”等重大战略高度融合。计划实施151个“幸福家园”工程项目,聚焦居民衣食住行,着力构建15分钟社区宜居生活圈;实施90个“创新园区”工程项目,聚焦传统产业园区整体转型,推动形成有特色、有品位、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实施80个“魅力商业”工程项目,着眼强化西南地区顶级商圈地位,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的知名商圈;实施61个“文化复兴”工程项目,着眼弘扬天府文化,展现世界文化名城人文魅力;实施112个“腾笼换鸟”工程项目,聚焦非核心功能疏解,推动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优化;实施200个“金角银边”工程项目,聚焦城市剩余空间更新,探索更加精细的空间治理方式支撑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红星新闻记者彭惊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