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摇百年樱花树、私闯熊猫园、给猩猩递烟……不文明游园陋习岂能“春风吹又生”?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随着春日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各个公园草树回绿
花朵争相绽放
一幕幕春景吸引了不少游客
前来踏春赏景
花美人美本该相得益彰
却有人把不文明陋习带到美景中来
有人无视警示牌
将刚发芽的野菜连根拔起
有人大力晃动树枝
人工制造“花瓣雨”景象
有人为了选择最佳拍摄角度
攀折稚嫩的树枝
......
如此行为
与秀美的风景形成了不和谐的对比
近来发生了哪些
不文明游园现象?
煞风景行为根源何在?
不文明游园行为几时休?
不文明游园现象屡发
眼下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可不文明游园现象却层出不穷,激起民愤,过路的市民纷纷感叹“太煞风景了!”
狂摇百年樱花树
近日,有多位网友通过视频曝光称,在浙江杭州信义坊的百年樱花树下,某网红团队为拍摄“樱花雨”效果,期间曾多次对樱花树进行疯狂摇晃,导致大量花瓣掉落在地。
视频中,为模拟情侣顶着衣服奔跑在“樱花雨”中的经典桥段,一女主播站在树下多次摇晃树枝,试图制造浪漫效果。随后,这名女主播在树下拍摄期间,其团队成员也频频摇动树枝。从拉近的镜头看,女主播头顶上的樱花已清晰可见多处绿叶。
(图源:京报网)
第二天下午,该网红团队所在公司给信义坊商街管委会发来一封手写致歉信。然而针对该涉事公司的手写信,网友并不买账。
(图源:京报网)
而不久前,在樱花树下“霸树”式拍摄也曾引发热议。在上海的公园中,被拍者站在半人高的梯子上,摄影师在地上仰拍,常常一拍就是好几个小时。还有人将梯子搭在道路中间拍摄,游客经过时只能绕行。
(图源:京报网)
公园折花、爬树、挖野菜
近日,北京市奥森公园正在举办的“春花节”上,一名年轻女孩将头顶的桃花枝拉到脸旁,整条花枝上的花瓣簌簌地落了下来。接着,她又折下几朵桃花,拍够了一组照片,就把刚折下的鲜花“道具”扔在了地上。
(图源:北京日报)
还有六七位游客爬到树上,有为了拍摄好看的照片,也有的是缺乏约束的“熊孩子”。只见,一位小男孩先是试图在一棵山桃树树枝上做引体向上,随后又爬上另一棵树,用力摇晃起树枝,半棵树都被晃得直颤。
(图源:北京日报)
奥森北园甚至路边的绿化带里,又见挎着袋子、手持工具的市民,有的野菜刚刚冒出新芽就被连根铲走了。虽然公园里都竖着醒目的提示牌不允许挖野菜,甚至有“已经喷洒农药”的警示,但他们毫不在意,还有人举起刚挖的一袋野菜,称“凉拌、做汤、做馅儿都特鲜”。
(图源:北京日报)
攀爬圆明园遗址
最近,圆明园遗址公园内游客众多,几名男子无视园区广播和指示牌劝阻,在遗址上踩踏、攀爬、拍照。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出面斥责,男子却呵呵笑着说“我是农民,下不为例”。
(图源:京报网)
几名男子戏谑的态度以及“甩锅农民”的做法,也让网友纷纷留言指责。圆明园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后,管理处开展了相关遗址文物的检查。经评估,相关文物未受到损害。目前,公安机关已对涉事人员依法行政拘留,管理处已将涉事人员列入不受欢迎名单,禁止进入圆明园游览。
翻进园区贴脸逗熊猫
前几日,河北唐山,有网友爆料称,动物园免费开放首日,有游客私闯熊猫园逗引大熊猫。视频显示,一名男性游客翻过护栏,手持手机蹲在大熊猫前进行逗引拍摄,无视周围游客的呼喊劝告。
(图源:极目新闻)
次日,唐山动物园工作人员称,熊猫馆是不允许游客进入的,只能在外围看。“他应该是攀爬后,从一个较高的地方进去的。”事发后,动物园第一时间报警,人和熊猫都没有受到伤害。目前,该男游客已被警察带走,动物园方面也特意做了加固工作。
给猩猩递烟
日前,新疆乌鲁木齐天山野生动物园内猩猩抽烟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视频显示,一只大猩猩在熟练抽烟,不时吞吐烟雾,游客纷纷驻足拍摄。
(图源:九派新闻)
调查发现,猩猩的参观橱窗上有一个洞,有游客往里面塞烟。工作人员表示,动物园非常重视这件事,并已经修复了洞口。目前,该猩猩展馆仍然正常开放,工作人员表示,游客给烟的行为工作人员会持续关注,看到就会制止。
煞风景行为根源何在?
参观园区、景点本是提升自己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渠道。但游客若在参观过程中出现不文明行为,则是“既没捡到芝麻,又丢了西瓜”,将自己的低素质暴露得一览无遗,也让对大自然、历史文物怀有敬畏之心的人心痛不已。
(图源:北京日报)
一是多数景区没有设置足够的文明导游员。专业的文明导游员能够起到引导游客遵守公共秩序、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的作用。“掉线”的管理给了游客实施不良行为的“勇气”,让他们即便是在大庭广众下对景区进行破坏,也不惧怕受到严重处罚,使得不文明问题接二连三。二是社会对游客文明旅游知识教育不到位。没有受到文明旅游教育,缺乏文明旅游知识,把不文明行为认为是正常行为,根本意识不到“错”,因此不断地在犯错,通过种种不文明行为来留下自己旅游的印记。三是对不文明游客后续惩罚较轻。尽管国家旅游主管部门曾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对不文明行为实施相应惩戒机制,但大多数还没能做到“一次违规、处处受限”,因而对游客的震慑力不大,也无法让有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游客长记性,不断地超越道德与文明的界限。
文明游园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一个个不文明行为就像是污点,破坏了风景,也破坏了公共规则。面对这些卷土重来的不文明陋习,绝不能听之任之。
事实上,一些地方早已出台旅游景区条例,禁止攀折、刻划树木,采摘花卉,损毁景物、林木植被和公用设施等行为,违者由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者及时劝阻、制止,要求行为人及时改正;行为人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应当及时通知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条款,对各种不文明行为也明确了追责措施。
法规清清楚楚摆在那里,重点是如何管、敢不敢管。进一步讲,要让制度有效落地,尚需在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上进一步探索。实践证明,治理不文明游园行为仅靠管理制度和常规办法是不行的,还需久久为功、与时俱进,从价值引导、规则实施、智慧景区建设等多方面入手。
(图源:中国新闻网)
针对游客屡屡出现的不文明现象,有景区推出“不文明管控专席”,安装摄像头监控布防,将广播系统非现场劝阻制止和网格员现场处置相结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帮助工作人员精准捕捉有不文明行为“前科”的游客入园信息,对其进行特别提醒。有的地方启用无人机在公园、景区开展“空中巡逻”,利用无人机户外语音播放功能,开展高空喊话劝阻、宣传引导,精准定位取证车辆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以科技力量弥补人力上的不足。这些“智”理措施值得各地借鉴。
另外,也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游客文明素养,筑牢抵御不文明行为的“文明长城”。使游客自觉加入劝阻不文明行为队伍中,发现身边有不文明游园行为时积极站出来劝阻,或就近联系管理、巡查人员来进行制止。打防结合,才能有效遏制游园不文明现象。
路上千般景,最美是文明
文明游园藏在你我的行为举止里
始于自发、成于自觉
既需自律、也需他律
时刻把文明记在心里
落实在行动中
自觉践行文明游园
才是亲近大自然的正确方式
来源|九派新闻、京报网、北京日报、澎湃新闻、极目新闻、红网、华声在线、中国新闻网、顺德新闻网等
编辑|曹梦媛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