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北约“北扩”启动,又一个“欧洲火药桶”正在形成
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直接后果是,波罗的海地区将成为新的地缘政治对抗前沿
7月5日,30个北约成员国同芬兰和瑞典的代表在布鲁塞尔签署了入盟议定书。随后北约成员国的国内批准程序正式开启,完成该步骤后,北约将正式邀请芬兰与瑞典加入。而后,瑞典与芬兰议会将分别表决是否批准入盟议定书修正的《北大西洋公约》,通过后,两国将正式成为北约成员。
北约成员国国内议会批准的流程通常比较漫长。批准程序由各国宪法决定,因国家而异。在北约已经进行的五轮东扩中,批准程序的时长通常为一年左右,用时最短的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也耗时近9个月。但鉴于芬兰和瑞典长期与北约保持紧密合作,在政治层面与其他北约成员国的契合程度高,其战略价值、军事能力、经济资源条件优越,加上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取得稳定且持续的进展,目前俄国防部宣称已控制卢甘斯克州全境。在西方大国的游说下,北约各国的国内议会批准进程很可能会加快。
此前,瑞典与芬兰加入北约的举措遭到土耳其的强烈反对。经历多番讨价还价,土耳其最终在6月底的北约峰会期间妥协。根据瑞芬土三边备忘录规定,芬瑞两国将不支持库尔德工人党、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人民保护部队”以及“居伦运动”,并同意解除向土耳其出口国防设备的限制等。作为回报,土耳其同意两国加入北约。
不过,土耳其目前仍在与瑞典、芬兰博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上周表示,“如果瑞典和芬兰不遵守关于土耳其安全问题的书面承诺,土耳其将不会把它们的申请交给议会审议......瑞典向我们承诺引渡73名恐怖分子,我们将跟进此事并依此做出决定”。备忘录中虽然规定“瑞典和芬兰将根据土耳其方面提供的信息、证据和情报等,迅速考虑和处理有关恐怖嫌疑人的驱逐或引渡请求”,但文本中并未提及具体的引渡人数。两国有关恐怖组织的国内立法调整情况也将被土耳其纳入考量,批准进程在土耳其面临着潜在的不确定性。不过,鉴于瑞典与芬兰急迫想要加入北约,想必两国不会轻易挑拨埃尔多安敏感的神经,大概率会尽力满足土耳其的要求,北约北扩几成定局。
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直接后果是,波罗的海地区将成为新的地缘政治对抗前沿。芬兰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线长度达1300公里,并且有能力与对岸的爱沙尼亚共同钳制从圣彼得堡出港的船只。对此,俄罗斯方面必定会做出强势回应,梅德韦杰夫此前已表示国家在受到安全威胁时会不惜使用核武器。这意味着波罗的海地区将会成为新的“欧洲火药桶”。
俄罗斯考虑到北约内部的共同防御机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举妄动。而北约国家考虑到俄罗斯的核打击能力,同样不会轻易对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因此双方纵然满腔怒火,却不敢将“火药”轻易点燃。但在欧洲的东北部,无形的墙正在形成。俄罗斯与北欧国家之间的经济与人文往来很可能从此中断,北极理事会将进一步排挤俄罗斯,俄罗斯与北约会在波罗的海地区部署更多的军事力量,实力的制衡或将会取代合作与沟通,重新成为实现欧洲安全的现实映照。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王惟晋杨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研究助理)
编辑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