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态环境改善“成绩单”出炉:9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

时间 • 2025-11-03 15:06:56
全省
生态环境
四川
质量
污染

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场保卫战为标志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构成了“十三五”期间全国建设美丽中国的一条主线,“十三五”已正式收官,四川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1月26日,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出了答卷:全省全面完成“十三五”生态环境考核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要进展。

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今年四川生态环境改善还有哪些新目标?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四川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加减法”,进一步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四川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增至14个

2020年,你的朋友圈里有没有被蓝天、雪山刷过屏?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6.2%,优良天数率90.8%、较2015年上升5.6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平均仅0.6天、较2015年减少6.2天,达标城市已达到14个、较2015年增加了9个。特别是9月,全国168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四川有9个市进入前20,10月有10个市进入前20。

△发布会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水环境质量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2020年全省87个国考断面优良率98.9%、较“十三五”初期上升26.4%,在全面完成国家下达“消劣”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实现V类水质断面全面清零,10个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标准,岷江流域首次实现全面达标。全省水生态环境质量从“十三五”初期在全国31个省(市、区)排名第19位跃居全国第8位。

同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省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有序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完成全省178个县(市、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完成耕地安全利用约341.42万亩、严格管控耕地约18.13万亩,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2020年,四川继续积极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截至2020年底,各项整改任务顺利推进,年度目标顺利实现。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省生态环境厅自2020年12月起,每月组织对21个市(州)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开展暗查暗访暗拍工作。

“十四五”怎么干?新一轮蓝天保卫战将瞄准“三大攻坚行动”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四川将如何进一步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疫情后经济“绿色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倒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其中,为应对气候变化,将编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市民关注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方面,四川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将对标先进地区,强化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制定全省新一轮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实施重点行业VOCs、夏季臭氧、冬季颗粒物综合治理“三大攻坚行动”。水环境质量,将加强岷江、沱江等重点流域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推动铜钵河、濑溪河、琼江流域综合治理,集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确保全省6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同时,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推进长江黄河上游土壤风险管控区建设,加强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规范处置,补齐个别地区医疗废物处置短板。

红星新闻记者李彦琴

编辑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