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通道|全国人大代表陆文俊: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靠自主创新

时间 • 2025-10-30 04:39:17
中国
代表
装备
技术
不来

3月8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陆文俊,走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接受记者视频连线采访。作为一名从事机械装备制造30余年的“匠人”,陆文俊对大国重器、工匠精神有着自己的理解。

“正是一代代‘装备人’攻坚克难、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推进着中国制造强国的建设。”陆文俊讲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中,“装备人”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如今,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我们“装备人”锲而不舍,不断突破,积攒了中国装备制造业领先世界的本钱,创造出了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我们知道,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陆文俊的所见所闻,让他相信这句真理。

他举例说,比如核电常规岛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由于锻件尺寸超大,重量超大,设备能力要求超大,制造难度极高,长期被国外技术垄断。为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抽调近百名骨干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分析上千组性能、上万个参数,历经近10年的苦心钻研,最终研制出了代表热加工最高水平的核电常规岛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境地。

验收现场,全体参研人员热泪盈眶。每每谈起此事,陆文俊回忆说,产品主要研制人员,全国劳模刘伯鸣在1200度高温锻件面前,忘记了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艰辛付出,为了能够成功锻造出这个世界最大的715吨钢锭、实现进口替代,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他总是自豪地说,“靠自己,这一步咱成了,下一步,还得干得更好”。

创新发展,关键在人。与刘伯鸣一样甘于付出的“装备人”还有很多很多,一干就是几十年。陆文俊表示,在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中,一大批年轻的毕业生,刚踏出校园就扎根在艰苦的项目一线,无数80后、90后、00后技术技能人才,在产业报国使命和工匠精神的传承中茁壮成长起来。正是一代又一代“装备人”的怀揣理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并且不断壮大,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决心发展壮大中国装备制造业。

红星新闻记者杨雨奇张炎良北京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