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影响秋收吗?农业农村部:今年农业灾情是近10年最轻,全国秋粮仍增加

时间 • 2025-11-12 03:25:48
全国
秋收
秋粮
今年

又到一年秋收时节,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目前,秋收已进入尾声,各地正有序开展秋冬种。然而,今年也是极端天气多发的一年,近期北方地区出现的频繁降雨,是否会对秋收和冬种造成影响?我国秋粮丰收的基本面,又是否会被改变?

10月20日上午,国新办就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就上述问题作出了回应。

▲潘文博

“秋季北方降雨偏多,特别是9月下旬以来两轮强降雨,给北方的秋收带来了不利影响。”

潘文博在会上表示,今年秋雨使秋收格外忙,一方面,秋雨连绵造成秋收进度放缓,据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全国秋粮收获75%,比常年慢了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秋雨影响秋收主要集中在中西部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对东北、华南、江南影响较小。

潘文博解释称,黄淮海和西北地区的问题主要是土壤普遍过湿,常规机械下不了地,秋收进度慢。按照常年平均,此时玉米已基本收完,但今年收的只有八成多。

此外,秋雨连绵也造成了秋收成本增加。潘文博表示,为了应对地湿问题,当丰产的粮食收上来后,部分农民需要把轮式收割机改成履带式,有的要把稻麦收割机改成收玉米的,有些需要人工来抢收,这些都增加了收获成本。而黄海地区反映,今年机收玉米,1亩地增加的成本大约是50-100元。

而在秋粮丰收问题上,今年全国秋粮收了75%,全国秋粮收获大头已经落地。从各地实打实收和农情调度情况看,潘文博指出,河南、山西、陕西因严重洪涝和干旱,秋粮确实减产。但同时,其他主产区秋粮多数增产,特别是东北四省区增长比较多,全国有减有增,增的比减的多,算总账全国秋粮仍然增加。

在潘文博看来,今年秋粮丰收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秋粮的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这是丰收的基础;二是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比较多,加上光温水匹配较好,单产是提高的,这是丰收的关键;三是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局部灾情严重,重灾致农户绝收。但总体来看,全国农业受灾程度轻于常年。

潘文博介绍称,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亿亩左右,近10年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3.6亿亩,从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看,今年农业灾情是近10年最轻的一年。

另据潘文博透露,目前我国夏粮、早稻两季已经丰收到手,合计增产了74亿斤,加上秋粮增产,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可实现年初确定的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但同时,9月份以来的持续降雨也对秋种工作产生了影响。他指出,由于土壤普遍偏湿,腾茬整地困难,冬小麦播种受阻。截至10月19日,全国冬小麦播种进度26%,比常年慢了27个百分点,特别是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大部播种比常年晚了15天以上。

针对秋雨对秋收秋种带来的不利影响,潘文博指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采取超常规措施,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好秋收扫尾,确保颗粒归仓;二是抓好秋播秋种,力争冬小麦面积不下降或少下降;三是抓好冬前和早春的麦田管理,为明年夏粮丰收夯实基础。

红星新闻记者杨雨奇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