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影智造会客厅|农村电商应该这么做!
今年两会上出现了不少农民网红代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的电商梁倩娟就是其中之一。
3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从事电商十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这些年在陇南做农产品电商并带动周边乡亲脱贫的经验。总书记详细询问了陇南的气候、电商的营商环境等问题,在与梁倩娟握手时,还笑着对她说“电商”。
会后,梁倩娟说第一次近距离的见到习总书记,并且握了手、作了对话,是其一生当中最值得铭记的时刻,特别的激动。
00:43
从打工妹回乡创业,到开网店卖农产品,梁倩娟怎样让家乡特产在网上年赚百万?本期农影智造会客厅,农视网将就农产品电商创业话题对话梁倩娟。
嘉宾名片:
梁倩娟
全国人大代表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农村电商带头人
回乡开网店,为了和家人在一起
梁倩娟:
其实我最早是在广东打工,那座城市确实很好,人也很好,但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一个过客,在家乡创业,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又能为家乡发展做点什么。十年前,做电商当时还算是个新兴的产业,万事开头难,但自己不断的学习,再加上参加市县组织的培训,慢慢就上轨道了。
我把自己的网店起名叫陇上庄园,陇就是我们陇南的陇,庄园,是我的一个小梦想。拥有自己的小小的庄园,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开店之初,自家有啥就卖啥
梁倩娟:
最早的时候只是卖自己家里面的核桃、干辣椒,妈妈做的油泼辣子这之类的。我当时还没有勇气,没有把握去收购村子里面或者乡镇里面其它的农特产品。
我就先从自家的产品练手。后来销量也好、经验也好、还有客户的累积,慢慢就都有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免不了有沟沟坎坎。开店是个技术活,比如要有美工,有文案撰写,还有客服打包物流,最主要的还是怎么样选择农产品,怎样找到当地的优质农特产品在网上卖,能够被客户接受和认可。
开张十多天,才有第一个顾客
梁倩娟:
刚开新店的时候也是十多天,半个月是没有订单的。
忽然间有一天晚上我正要关电脑的时候,我听到噔噔两声。这个声音对我来说太熟悉了,在培训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客户下单的声音,我很高兴,到后台一看,果然是有个顾客买了一瓶我妈妈做的油泼辣子。
当时他没有咨询直接就下单。我还挺好奇的,主动联系买家。我说我这是新店,你怎么就这么放心的下单了?客户说,任何事都有第一次,任何店铺,我相信也会有第一个顾客。我一直在寻找这些有农家风味的原生态产品,今天找到了,我就试一下。我相信只要你好好的去做,认真的去做,肯定会有第一个客户、会有第二个客户、第三个客户。那么就让我成为你的第一个客户吧。
他的这一句话非常的鼓舞我,让我有了信心。
最有特色的产品,才会是爆款
梁倩娟:
我店铺的爆款就是我们徽县的一种土蜂蜜,品质特别好。它非常的粘稠,是用1800年前古老的养蜂方法制作的,跟我们可能平时常见那种芳香的、改良后的不同,它是蜜蜂采集山间的百花,用最原始的圆巢蜂箱,经过一年半甚至两年的时间才能酿成割蜜。这个蜂蜜在我们当地口碑特别好,在其它地方很难看到有这么粘稠,成熟度高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原蜜。
这就是我们的一个爆款。
因为我们当地还盛产老树核桃,它虽然说是个头小、壳硬,但是它颗颗都是岁月的精华。
最早其实我们蜂蜜跟核桃也卖的挺好的,但是我又想着更加有特色,能够把销路再增大一点,于是我们就用了我们当地一种传统做法,开发出了纯手工的蜂蜜核桃糖。
小时候奶奶会给我们做来吃,当然没有这包装精致,但是也会用蜂蜜跟核桃做成这样子的小块。
年销售额100多万,两会期间爆单了
梁倩娟:
我们去年全店的销售额是一百多万。今年两会这段时间媒体对我们的曝光量特别大,所以这段时间爆单了,制作的进度跟不上了。
我们还是想要纯手工的感觉。所以如果说是下单,我还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的稍微等待一下,因为好的东西,也是值得等待的。
(农视网记者刘栋摄)
十年,从打工妹到网店店主,梁倩娟一步一个脚印,充分印证了总书记说过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他说,农村人做农特产品电商创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希望能有更多政策,对创业者给与支持——
“我建议希望对一些中小微企业,中小微电商,有一年或者半年这种扶持培育期。说把快递的成本给降到最低的限度,然后让他们可以放手的去发快递,放手的去卖产品。”
代表语录
电商有很多种,已经远远不只是传统的那种电商平台,创业者还可以在新媒体上面来做。比如大家都知道抖音、快手特别红火,还有些微媒体,拍农产品小视频业都特别多。有很多种方式在农村可以做。
只要你选择好了自己想要做的产品,然后选择好哪种方式去做就行了。放手去干。
【杜研谭睿(实习生)编辑】
【农视网记者刘栋苏新洋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