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特评|被强制执行3亿元,华谊兄弟面临的困境或超过想象

时间 • 2025-11-18 19:29:00
兄弟
公司
执行
电影

今天,红星新闻报道了一个消息,据来自天眼查APP的信息显示:5月7日,华谊兄弟(天津)投资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案号(2021)京02执679号,执行标的304464544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被执行人包括华谊兄弟(天津)投资有限公司、王忠磊(王中磊)、王忠军(王中军)。

这条新闻,让人联想到4月28日王忠军被限制消费的报道。因为2017年五六月份交付使用的华谊影视城项目,一直未支付工地人工费23.3万元,华谊影城(苏州)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被起诉,2021年4月20日,华谊影城(苏州)有限公司等成被执行人,企业法人代表王忠军被限制消费,执行法院为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

对于“王中军被限制消费”这种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华谊兄弟方面反应迅速,当天即给出回应,称“相关公司不存在有能力但拒不履行的情形,是由双方信息沟通不充分不及时而产生的误解。”这样的回应,起到了良好的公关效果,因为被拖欠的人工费,来自层层转包的工地,天然存在一定的沟通滞后,再加上欠款额度仅有二十余万元,人们相信,华谊兄弟不至于连这笔费用都拿不出。所以,那次华谊兄弟说“问题已消除,相关消费限制令已解除”具有很大的可信度。

这次华谊兄弟被强制执行3亿元,王忠磊(王中磊)、王忠军(王中军)再度成为被执行人,问题的严重性,显然要大于发生于4月底的那次。目前华谊兄弟暂时还没给出公开回应,但就算回应和上次那样迅速,但语气也应该不会再轻松淡然,毕竟23.3万与3亿多,所带来的支付压力不在一个等级。华谊兄弟如何应对这次形象危机,也让人分外关注。

现在谈到华谊兄弟公司,浮现于脑海的第一印象,已经不再是坐拥一半娱乐圈明星、每年均有重量级、高票房电影作品产出的娱乐机构,而变成了被债务和运营资金等问题所困但又转身艰难、行驶缓慢的一艘“大船”。在2018年、2019两年亏掉过去9年高达50亿元的利润之后,卖画、卖房以还债或用于维护公司正常运转的消息时而传出。“为了公司安全什么都可以卖掉”,王中军的这个声音给人以一种悲壮感,但同时也传出一种无奈感。在总数为23亿元的股票定增方案部分被否决后,愈加给人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实景演出需要持续大规模资金投入,且回报速度难达期望,这让华谊兄弟进退皆难。在决心把精力主要用于最具竞争实力的电影老本行时,观众与市场,包括创作与生产,都已经发生了巨变,领军企业与人物也被更能与时俱进者占领。疫情对电影产业链造成很大打击,但对华谊兄弟而言,更接近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次华谊兄弟被强制执行3亿元,或预示这家公司面临的困难超过想象。

人们关注华谊兄弟,是对这家电影公司抱有一定的感情,它所提供的电影,不仅在过去多年时间中,给观众提供了陪伴,也留下许多难忘的娱乐记忆。它在电影市场开拓方面所做的贡献,一段时间里也起到了有价值的示范作用。

之所以这几年偏向于关注华谊兄弟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于它仍然是中国电影业的一个标签,一个符号化的企业,在它身上,可以看到电影创作与产业同时拥有的机遇与挣扎。华谊兄弟所遇到的瓶颈与难题,很大程度上也在困扰着其他中国影视公司。从行业角度,大家也都在用观察与参考的眼光,打量华谊兄弟这艘船能否驶出浅水区,重新入海加速航行。

不知这次被强制执行3亿元,华谊兄弟能否用很诚恳的态度,以及很有效的解决方案,对自身的品牌进行捍卫。疫情之后,电影业有点百废待兴、重头再来的样貌,期望华谊兄弟能闯过这个不大不小的难关,伴随中国电影继续前行。(文/韩浩月)

韩皓月:红星新闻文化频道特约评论员

编辑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