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跟国外图书馆“较真”,对方反馈修改!

时间 • 2025-07-14 12:50:08
中国
图书馆

11月14日

厦门大学发文分享了

该校毕业生的一次“较真”经历

林思怡本科毕业于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今年9月到英国读研

据林思怡介绍

10月4日

自己到苏格兰国家图书馆游览

被展厅里的一件展品吸引住了

她原以为该展品来自中国

可凑近一看才发现其来自日本

但让她感到诧异的是上面的标题↓

Theearliestevidenceofprintingcomesfrom8th-centuryJapanandKorea,hundredsofyearsbeforeitwaspractisedinEurope.(最早的印刷品实物来自8世纪的日本和韩国,比欧洲的印刷术早了几百年。)

“难道最早的印刷品实物

不是来自中国吗?”

林思怡说

自己的印象里

雕版印刷术起源于中国唐代

带着这样的疑问

她立即打开手机查找资料

并尝试和现场工作人员交流

工作人员建议她给策展人写封反馈信

林思怡便迅速手写了一封

同时

林思怡也开始查阅更详细的资料

原来这件展品来自公元770年的日本

是日本最早的印刷品

“爱较真”的林思怡认为

展板上的标题有歧义

很快她又写了一封正式的反馈信

打印后再次送到图书馆

工作人员接过林思怡的信

告诉她一定递交到策展人手上

并会给邮件回复

由于学业繁忙

之后林思怡没再去苏格兰国家图书馆

她以为这封信大概石沉大海了

没想到一个多月后的11月8日

她收到图书馆回复

对方告诉她展板已经修改完成

修改后的展板标题翻译成中文是:

雕版印刷术起源于中国

比欧洲早几百年

8世纪时传到日本

对于这次的经历

林思怡说

“我真的非常开心

也非常有成就感”

“中国文化的世界形象

需要我们每位中国人来共同维护

我们可以让别人

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了解我们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伟大祖国”

她表示:

“之前在厦大的五年学习过程中,建筑学的老师们常常鼓励我们在做每一个设计前,要先对该类建筑进行充分调研。比如在设计幼儿园时要了解发展心理学,在设计博物馆时要了解如何策展布展……因此我总是一头钻进图书馆,从一叠叠的书籍中加深了对世界的理解。大四暑假我还去到一个博物馆当志愿者,感受到了博物馆、美术馆等展馆的重要教育意义,这些可能就是我当时会留意到展签上错误的原因。”

仔细辨别,勇敢发声

为“爱较真”的中国年轻人点赞!

声明:本文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福建日报、厦门大学,在此致谢!

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