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11人海滩遇难!疑似夺命的离岸流是什么?
8月14日下午,17名外地人员自行来到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前亭镇江口村附近海滩,被卷入海中。截至8月14日22时许,救援工作全部结束,其中1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6人生命体征平稳。
村民:事发地并非景区
有现场目击者称,当时有一群年轻人在海滩游玩,他们在接近海水处手拉手拍照,突然被海浪卷入海中。其中1名人员负责拍照幸免于难,随后呼喊周边人员前来救援。
8月15日上午,进入海滩的路口已经拉起警戒线,事件发生的沙滩上竖着一块“讲安全防溺水,禁止下海游泳”的警示牌。
村民杨惠芳是第一个听到呼救并下水救援的人,他告诉记者:
大概(下午)2点多就听到有人在喊救命,然后我就第一个跑下水,下去先救了一个上来。然后救上来,他一直很清醒,他跟我说下面水里还有十几个,我一个人没办法救,然后我跑到那边去开船,在那边也刚好有几个渔民,叫他们一起出去救。
杨惠芳救援时正值海水涨潮,一浪高过一浪,海水回撤时人很容易被带进海里。他当时拿上救生设备游向海里,先救上1人,因落水人数较多,杨惠芳游回岸边后寻找增援,和村民一起再救5人。
杨惠芳还表示:
海里暗流很多,都很复杂,比如说浪上来(涨潮),表面上看水是推上来的,但是底下的水是往回拉的。这一片水我们当地人都是不敢下去的,七八月份潮汐比较汹涌,并且每天的潮汐都不一样,即便是水性好的村民都很少下海。这个地方也并非旅游景区,而是一个普通沙滩而已,平常很少有人过来玩。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的潮汐预报显示,8月14日,漳浦县全天最高出现在凌晨4时56分,潮高1.87米;第二高出现在17时32分,潮高1.68米。
遇险人员很可能当时遭遇离岸流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游客被卷入海浪中?
据参与这次救援的厦门曙光救援队队长王刚分析,造成这起惨剧的原因很可能是遇险人员当时遭遇了“离岸流”。目前还有待官方给出最后的调查结果。
王刚推测,正常的潮水不会这么突然、猛烈,只有离岸流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和伤害力,能够一下子把这么多人拉入深海。从地形上说,这片海滩产生离岸流的可能性也较大。
离岸流
离岸流,学名为“裂流”,是海岸边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
由于离岸流流速极快,而且表面平静具有迷惑性,因此危险性极大。
离岸流表面平静具有迷惑性,容易出现在沙坝沟槽、岬角、凸出结构物附近,位置、形态、强度和流幅随地形和水动力条件而变化。
流速大多在每秒0.3至1米,最快可达每秒3米,其长度可达30至100米甚至更长,可将强壮的游泳者迅速拖拽入深水,引起溺水。
遇到离岸流如何自救?
离岸流会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而且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与因猛烈撞击而发出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直至身陷其中才会发觉。
那么,一旦遇到离岸流该如何自救和救援?对此,参与这次救援的厦门曙光救援队队长王刚表示:
一旦被卷入离岸流中,建议大家放松、顺流漂,不要挣扎。离岸流有一个回旋的区域,如果经验丰富、足够冷静,有可能摆脱这股离岸流,然后找时机等待救援。一定不要在遭遇离岸流以后,拼命逆着流、往海岸上挣扎,靠人力很难做到。
最好是仰漂,因为仰漂最节省体力。根据现场情况不能固定用什么方式。如果浪很大,仰漂很可能会呛水,可以用侧滑或者蛙泳这种比较节省体力的游法,始终保持能够正常呼吸、更少消耗体力。
点击下方视频↓↓↓收好这份避险自救攻略,关键时刻能救命!
00:59
去海边游玩,要尽量多了解一些安全知识、应急知识,提高风险意识。此外,必须提醒大家的是,一定不要盲目下水,水中藏有如漩涡、礁石等危险,切勿忽视这些安全隐患。
每逢夏季
都是溺水高发期
这些溺水事件
无一不为我们敲响警钟
大家一定要绷紧安全弦
让溺水悲剧不再发生
来源丨央视新闻、新华网、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编辑|慈超楠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